唾液酸介紹--A+醫學百科

發表時間:2022-04-26 11:39作者:出自A+醫學百科 “唾液酸”條目
唾液酸(Sialic acid):唾液酸是9-碳單糖的衍生物。名字來自于希臘文σιαλοσ (sialos) ‘saliva’. 這是一種能使唾液產生光滑感覺的負電荷離子。它不僅據有"誘導"入侵病菌的作用,目前仍知是神經節苷脂的傳遞遞質,并且是大腦的組成部分。唾液酸可以阻止病菌入侵。唾液酸同時也是流感病毒受體,是流感病毒結合在黏液細胞中的結合位點。

唾液酸(SA),學名叫作“N-乙?;?/a>神經氨酸”,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它最初由頜下腺粘蛋白中分離而出,也因此而得名。唾液酸通常以低聚糖,糖脂或者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人體中,腦的唾液酸含量最高。腦灰質中的唾液酸含量是肝、肺等內臟器官的15倍。唾液酸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母乳,也存在于牛奶、雞蛋和奶酪中。

  

唾液酸分子式.jpg

醫學研究

在醫學中,含有唾液酸的糖脂叫做神經節苷脂,它在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產生和發育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動物實驗研究表明,神經節苷脂水平的降低與早期營養不良和學習能力降低有關,而補充唾液酸可以提高動物的學習行為。足夠的唾液酸供應對于低出生體重兒腦功能的正常發育可能尤其重要。嬰兒出生后,母乳中的唾液酸對于保證他們的正常發育至關重要。調查顯示,分娩后母親體內唾液酸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成下降趨勢。因此,在孕期及孕后持續攝入足量唾液酸,可以幫助維持體內的唾液酸水平。不僅如此,唾液酸的含量還與DHA的含量有著明顯的相關性,這表明它極有可能與嬰兒的腦結構和腦功能發育有關,可能兩者都對早期腦發育有益?! ?/p>

應用

研究表明,人腦發育的黃金期是在妊娠至2歲。這個階段是腦細胞數量調整、體積增大、功能完善、神經聯結網絡形成的關鍵時期。

因此,聰明的媽媽自然會在孕期就注意攝入足量的唾液酸。而在寶寶誕生后,母乳則是為寶寶補充唾液酸的有效途徑,因為每毫升母乳中含有約0.3-1.5毫克的唾液酸。事實上,所有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都能夠自行由肝臟合成唾液酸。然而,新生兒的肝臟發育尚不成熟,加上大腦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可能自身合成的唾液酸很有限,對早產兒尤其如此。因此,母乳中的唾液酸對于保證嬰兒正常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澳大利亞的研究者發現,母乳喂養的嬰兒與配方奶喂養的嬰兒相比,其額葉皮質中唾液酸的濃度更高。而這可能促進突觸的形成,幫助寶寶的記憶力形成更加穩定的結構基礎,并加強神經系統的發育。


出自A+醫學百科 “唾液酸”條目?http://www.a-hospital.com/w/%E5%94%BE%E6%B6%B2%E9%85%B8


分享到:
首頁           企業概況           產品中心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域名:www.hnfmzm.com  備案號:晉ICP備2021009513號-1                 域名:www.higrand.net  備案號:晉ICP備2021009513號-1

中科鴻基微信公眾號
中科鴻基微信訂閱號